

•聯合國是什麼機構
聯合國(United Nation)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成立於1945年,現有193個會員國。聯合國成立的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戰爭對人類造成的破壞太過巨大,各國為了彼此間能有效調停、透過協商對話避免衝突,同時也重新制定了相較戰前更為公平的國際秩序,各會員國無論大小,皆擁有話語權。在聯合國的體系下,除了有大會、秘書處、國際法院和安全理事會等常設機構之外,尚成立許多專門機構來處理國際間的共同議題,例如世界衛生組織負責疾病防治與傳染、難民署負責人道救援、教科文組織負責文化遺產的保存,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助財政困難的國家等。簡單來說,聯合國就像是一個大平台,建立各種機制讓各個會員國能夠就不同領域的議題彼此溝通、協調,並適時的給予國際援助。
•加入聯合國有何實益與必要性
現今除了與臺灣處境類似的政治實體外,大部分的國家都已加入聯合國,成為會員或觀察員。臺灣由於長期不在聯合國體系內,因此很多國際事務未能直接參與,造成了許多損失與阻礙:例如在健康衛生方面,2003年SARS疫情爆發期間,臺灣因並非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國,未能即時取得國際間的第一手資訊,加之又無應對大規模傳染病的經驗,導致許多無辜的性命犧牲;又如民航交通方面,臺灣因為無法加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無法在第一時間取得航權劃設、變更的資訊,而其他國家也無法直接透過ICAO得知台灣空域的相關訊息。此外,於犯罪防治方面臺灣更是因為無法參與國際刑警組織和聯合國警察中心,難以透過資料共享進行引渡、遣返等國際刑事合作,甚至被是當成中國的一省,使得國人經常面臨被迫遣送北京、蒙受非人道待遇的風險,造成臺灣在國際上種種不利的艱難困境。
因此,對於臺灣而言,加入聯合國一事有著強烈的必要性。如果一直未能參與聯合國體系、甚至連觀察員身份都無法取得,則臺灣將持續與世界脫節,只能仰賴友邦或部分友好國家間接取得第二、第三手資訊;如此一來在犯罪防治、疾病預防等議題上將叢生層層阻礙,也使得臺灣的聲音難以傳達給國際聽見,對這塊土地、以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民,都將是巨大的損失。
•現階段台灣如何推動入聯
在目前的國際情勢下,臺灣遲遲不得其門而入的原因無他,就是來自中國的阻撓。中國在國際上不斷宣稱臺灣是其一部分,不斷的以其優勢地位壓縮臺灣僅存的國際空間;而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更是迫使聯合國秘書處在臺灣申請入聯一事上,錯誤地引用聯大第2758號決議作為拒絕臺灣入會的依據。然而事實上,2758號決議只是在處理中國代表權的問題,並未提及臺灣的主權歸屬和入會資格。鑒於當前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現階段臺灣欲加入聯合國,不可諱言確實是個相當大的挑戰;但即便是如此,我們也從來沒有放棄任何一絲希望;多年來政府不斷透過友邦及理念相近的友好國家在聯合國系統內為臺灣仗義執言,民間也不斷地透過在世界各地的倡議行動,讓其他國家的人們看見臺灣希望成為國際社會一員的決心。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身為長期推動入聯的倡議型民間組織,多年來更是不餘遺力的舉辦「台灣加入聯合國宣達團」,實地前進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紐約,以實際行動讓世界聽見來自臺灣的訴求。我們相信,即便短期內無法達成目標,但每一次的倡議都有其價值,都能讓更多的人了解臺灣面臨的困難;只有我們不放棄希望,持續不懈地透過國際倡議與合作,終有一天,臺灣勢必能夠真正成為地球村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