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們做了什麼?
今年的世衛宣達團如往年一樣在 WHA 期間飛往日內瓦,活動包括參與官方健走、策展、遊行以及晚宴等多項內容。今年度更首次與多個組織在日內瓦舉辦策展活動,在 5 月 25 日到 28 日間,在日內瓦機場車站大廳舉辦了「World Health We Share」台灣醫療特展,讓世界看見台灣在醫療技術、健保等各方面的成果。活動期間,來自台灣及美國、歐洲等的團員們共同努力,向國際社會展示台灣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成就與貢獻,希望讓世界看到台灣的醫療健康能量。
World Health We Share 台灣醫療展
World Health We Share 為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以及台灣醫學生聯盟合作舉辦的台灣醫療展,展示了台灣在醫療及公共衛生領域的卓越成就。展覽以多元(Diversity)、實質平等(Equity)、包容(Inclusion)和可及性(Accessibility)四個面向介紹台灣在醫療政策及科技上的突破,正面表列台灣對世界的重要性與能量。
展覽期間,不少路過的旅客、參與 WHA 會議的國際人士、及當地的醫療專業人員(包含醫師、教授及醫療技術人員等)停下腳步,拍照留念,翻閱傳單,了解台灣的醫療成就。
5月25日下午,我們在日內瓦機場車站舉辦了盛大的開幕典禮,並獲得國內外跨黨派的參與。瑞士國會議員尼可拉斯瓦德(Nicolas Walder)、台灣世衛行動團代表衛福部長邱泰源、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委員陳菁徽與王正旭等政要,不分藍綠黨派共同親臨現場支持。
我們展示了台灣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多項創新與突破:
清冠一號: 結合西醫科學與傳統醫學的複方,經臨床試驗證實,可緩解輕症COVID-19病毒感染症狀,加速復原。
全民健保: 台灣的健康照護指數蟬聯六年世界第一,全民健保實現了實質的醫療平等。
遠距復健照護科技: 由陽明交大與新創公司龍骨王開發,打破與醫療院所與患者間的距離,透過遠距復健及分析科系,提供更包容的照護體驗。
AI非接觸感應系統: 由清大王鴻文教授研發,透過無接觸操作電梯,解決行動與心理不便者日常出行問題。
台灣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青年國際參與的成果: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展現了以醫院為主的新南向醫療國際經驗,台灣醫學生聯合會積極推動青年國際參與和醫療人權議題的討論。
Walk the Talk 健走活動
5月26日,我們參與了由世界衛生組織(WHO)舉辦的「Walk the Talk」健走活動。活動中,我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者交流、發送印有「WHO cares about Taiwan?」的紋身貼紙,向他們介紹台灣的公共衛生成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北市議員陳乃瑜再次遇到WHO秘書長譚德塞,並贈送了一隻代表台灣的黑熊娃娃。譚德塞表示,他看見並肯定了台灣對世界的貢獻,但台灣加入WHO的問題仍需會員國同意。
台灣大遊行與僑委會晚宴
5月26日下午,我們加入了瑞士工商會舉辦的台灣大遊行,呼喊「Taiwan for WHO、WHO for all!」等口號,從著名的三角椅廣場一路步行至日內瓦湖畔。沿途唱歌、呼喊口號及發送傳單和紋身貼紙,表達台灣加入WHO的訴求。
稍晚,我們前往日內瓦的洲際酒店,參加了僑委會舉辦的歡迎晚宴,與各地民團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和倡議經驗。
結語
世衛行動團每年都會組團於 WHA 期間前往日內瓦,歷年來以參與遊行、策展活動、至中國領館外抗議等方式,向世界宣達讓台灣參與 WHO 的訴求,參與人員來自公衛體系、醫事團體、僑胞、民意代表、國內外學生以及各界社會專業人士。
今年的世衛行動團活動,不僅展示了台灣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卓越成就,也強調了台灣在國際醫療體系中的重要性與貢獻。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希望喚起更多國際社會對台灣加入WHO的支持,真正實現「健康至上,全民均健」的願景。
我們相信,台灣的正面價值終將被世界看見,並獲得應有的位置及尊重。未來,世衛行動團將繼續努力,為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發聲與參與而奮鬥。